《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奇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果说毛主席当年也曾在西柏坡巧用“奇策”,预计许多人还不知道。毛主席当年一不用老军扫街,二不用城楼抚琴,只是挥笔写下了四条新闻,就吓退了傅作义的10万雄师。西柏坡一、决议偷袭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今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在一起,成为华北解放区。
丢了石家庄这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蒋介石岂肯罢休,在派飞机轰炸石家庄的同时,1948年5月,蒋介石又让阎锡山派赵俊义偷袭石家庄,效果无功而返。此时中国的战局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扭转,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已经指日可待。9月24日济南解放,10月15日锦州解放,平津、淮海战役已经拉开序幕,太原、归绥(今呼和浩特)等大都会也被解放军重兵困绕。如此局势下,蒋介石仍不愿罢休。
要说蒋介石确定不简朴,他从倒霉的战局中看到了战机。蒋介石看到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主力仍在包头、大同、张家口四周举行局部作战,在冀中只有少数的地方武装,真正在西柏坡守卫党中央的仅有队伍上千人,石家庄就是一座空城。
蒋介石马上从南京飞到了北平。1948年10月19日,蒋介石对傅作义面授机宜:现在共产党总部军力空虚,可组成一支快速队伍奇袭石家庄和西柏坡,一举捣毁共产党总部,一举扭转倒霉战局。
就算达不到预期目的,至少也可以缓解解放军对太原和归绥(今呼和浩特)的攻势。傅作义深知毛主席足智多谋、善于声东击西。这样搞偷袭,会不会是去班门弄斧? 傅作义迫于蒋介石的压力,重复权衡利弊之后,心存荣幸,终于下定刻意举行偷袭。
于是,蒋介石与傅作义谋害了偷袭队伍的调配以及作战部署。商议完毕,蒋介石强调:偷袭就讲求个出其不意,一定要越快越好,一定要绝对保密。
10月23日上午,傅作义在华北“剿总”司令部召开了高级秘密军事集会,遵照蒋介石的面谕,下达了偷袭石家庄的作战下令。傅作义任命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为前敌总指挥,骑四师师长刘春芳、新二军三十二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率3个军,10个师、1个旅,共10万军力实施偷袭。
10月26日各部在保定集结,28日破晓分头南下,向西柏坡和石家庄发动偷袭,重点攻击目的是西柏坡。西柏坡二、情报泄露傅作义23日上午召开了军事集会,24日下午和晚上,位于西柏坡的中央军委就接连收到了三封密电,内容都是蒋介石和傅作义偷袭西柏坡和石家庄的军事部署。这三份情报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们都是来自那里呢? 第一份情报来自北平《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刘时平,他是我党在北平的地下党员,他的消息来自他的同乡、同学、密友鄂友三。
鄂友三是骑兵第十二旅的旅长,到场了傅作义召开的这次绝密的军事集会。第二份情报来自刘仁,他时任中共华北局都会事情部长; 第三份情报来自地下党员李智,他打入华北“剿总”二处,时任特务组织驻石门联络站卖力人。三位革命忠诚卫士想方设法在第一时间把自己获得的重要情报从差别渠道送达了西柏坡,为这次反偷袭任务的完成,为毛主席“奇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情报保障。
毛主席作为最高统帅,有一个特点,就是身边不留太多警卫队伍。此时,华北军区留守在西柏坡的军力只有一个团,也就是1000来人。
北平距石家庄不外300公里,而国民党军队可以走铁路到保定,而保定离石家庄只有100多公里。到场袭击的傅作义军队不是骑兵,就是机械化队伍,最多只需两天就能到达石家庄。
而我军主力纵然日夜兼程至少也需要四天时间才气赶到。形势严峻,石家庄和西柏坡危在旦夕! 解放战争三、四篇新闻中央军委经由紧张研究,一个反偷袭作战方案快速形成。一是快速调兵遣将,守卫中央机关。
冀中第七纵队迎击敌兵,发动20余万民兵破坏门路,调第二兵团敏捷南下驰援;二是做好退却准备;三是举行宣传战,疑惑迟滞敌人。毛主席与周恩来、朱德经由商量,让胡乔木先凭据获得的情报拟写一篇揭破蒋介石、傅作义偷袭阴谋的新闻稿。10月25日,等一切部署完毕,毛主席亲自对胡乔木写的新闻稿举行修改,他在新闻稿开头加上了“确息”二字,讲明这是一个确切消息。
然后又指明到场这次偷袭作战的国民党队伍番号及进军门路,显示解放军对敌人阴谋已经了如指掌。第一封电文播发出去以后,冀中军民也展开了紧迫行动。
毛主席深知此时攻心的重要性,于是,他动手写了第二篇新闻稿。这篇新闻稿先指明敌军的动向及装备情况,又要求解放区军民切勿惊慌,要充实准备、总结履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这篇新闻稿警告敌人,你们的一切行动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篇新闻稿也可以说是一道解放区军民的作战发动令,它既鼓舞相识放区军民的士气,也在傅作义的军队中发生了庞大的震动。
此次偷袭行动的前线总指挥郑挺锋在广播中听到这篇新闻稿,马上忧心忡忡,他致电傅作义:彼方既有所感,一定已有准备,袭击恐难收效。这只怕是其时敌军所有指挥官的配合心声,敌军的军心已经动摇。傅作义骑虎难下,下令:一切按原计划执行。10月28日,到场偷袭的各路队伍在保定集结完毕,向南直取石家庄。
此时的偷袭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偷袭,因为中央军委对敌军此次行动已经了如指掌。29日破晓,傅作义队伍到达方顺桥,毛主席立刻着手写了第三篇新闻稿。这篇新闻稿中,毛主席指明敌武士数、主座姓名及行动门路,同时也宣告,我方军民已经完成作战准备,等候敌军到来,好配合正规军大肆歼敌。通过新闻稿对敌人举行震慑和攻心的同时,毛主席也感受军力不足,所以坚决决议用“围魏救赵”之计,以解西柏坡之危。
他三次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部,下令:发兵冀东,威胁北平。傅作义队伍人心惶遽,兵无。
本文来源:yobo体育网页版-www.wt1718.com